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继续探索我校“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以人为本,关注未来” 的办学理念,更好地解决我校资源整合后继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双向选择,择优上岗的用人制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潜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的和谐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双向选择、择优用人制度,逐步形成人员合理流动,干部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更充分地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健康发展。
二、 立足校情,解决实际问题
许昌市基础教育资源整合,五中并入二中整体搬迁,2009年9月1日合并后的新二中正式开学,目前学校各项工作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 在客观上,由于两校合并之后,教职工人数由原来的100人增加现在的148人,而班级由原来的24个教学班增之现在的30个教学班,(按规模应36个教学班),由于学科和岗位设置不均衡,出现有些学科和岗位工作量不足,而有些学科和岗位的教师超负荷工作。如何完成校内教师的合理流动,使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
2、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打破以往由学校领导安排工作岗位,分配工作的方式,充分尊重教师个性特长,尊重教师自主选择的权利,使教师由被动接受变成自主选择,自主选择适合的岗位,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3、 改变用人管理机制,解决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而出现的工作疲惫,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等问题,通过双向选择与合理流动,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形成合理流动,使有理想,有责任心,能力强的教师走上管理岗位。
4、 解决部门间分工合作,相互补台,协调配合等问题,在教师间形成相互关心,共同研究,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解决遇事相互推托,责任不清等问题,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
5、 进一步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探索与实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以人为本,关注未来” 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 方法措施,操作程序
1、 学校成立《许昌市二中全员竟聘上岗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总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师代表等组成。校长任组长,成立岗位竞聘监督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和工会主席任组长。(附领导小组名单)
2、 公布全校岗位及工作量
学校利用校园网或文本的形式把学校岗位数及岗位工作量进行公布,明确各岗位职责与目标要求,所有岗位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学岗位按上级文件核算,教学辅助岗位根据班级数核算(一个人可以同时兼几个岗位),二线岗位根据岗位职责、服务范围等核算岗位工作量,实行各管理岗位重新组合与布局。(附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
3、 填写意向表
教职工根据自己的需求申报、填报岗位意向表,每人可填多个(包括中层干部、年级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和任课科目,年级,数量等)每人意向表作为进行竟聘上岗和双向选择时的主要依据。
4、 竟聘上岗和双向选择程序
要求全程由监督小组进行监督
① 中层、年级长的竟聘双向选择。中层、年级长在个人申请意向的基础上进行竞聘演讲和现场领导小组提问答辨的形式进行,同时全体教职工对竞聘人员进行民主评议,根据竞聘者演讲、答辨、意向表提供的书面材料及民主评议给出综合评价。学校竞聘领导小组审核后作为学校双向选择、岗位聘任的依据,对上岗人员办理双向选择合同。
② 教研组长的竞聘。由教学校长和教科研校长牵头的竞聘小组,组织安排对教研组长的竞聘和选择,并办理双向选择手续。
③ 班主任的竞聘。由政教校长牵头的竞聘小组,组织安排对班主任的竞聘和选择,并办理双向选择手续。
④ 任课教师的竞聘。由教学校长牵头的竞聘小组负责对任课老师进行双向选择,并办理双向选择手续。
⑤ 教辅人员和二线人员的竞聘。由各主管校长牵头,各科室科长等竞聘小组对教辅人员和二线工作人员进行双向选择,并办理双向选择手续。
5、 对落聘人员的安排
在聘任工作运行过程中,我们坚持有情操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一时落聘的教职工,学校千方百计按他们的特长与本人的情况通过交流转岗等进行妥善安排,保证学校整体改革的稳定有序开展。
6、 公示、存档
学校通过校园网公布竞聘结果,然后分别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包括具体岗位,岗位工作量,岗位目标,职责要求,同时做出师德承诺。学校将规范个人档案,将竞聘上岗目标责任书存入个人档案。
![]() |
![]() |
![]() |
![]() |